2013年10月22日 星期二

批判互動設計作業04 / M10110301 / 陳柏英 / M10110302 / 林秉毅

­­Critical Design
Weekly Homework 4

M10110301 陳柏英
M10110302 林秉毅

批判式對話 / Twins


林秉毅:

人的動作(POSE)代表不同的意義而這產品似乎想要產生物的動作,在人的動作裡面可以區分幾種,其中一種就是去完成某件事情,譬如說:撿起地上某個物件,比較是功能性/目的性,另一種則是傳達心裡的想法,像是揮手就代表"再見",這是一種肢體語言,而這件產品似乎就是希望透過這樣的動作與使用者來進行一個對話,因為以功能性來說這顯得不是那麼的自然,舉例來講你不會為了撿一個一個東西,先在地上翻滾一圈,然後撿起來,在雙手張開比個勝利的姿勢,這樣就變成是在做一個表演(Expresssion),撿起來大概2秒就可以完成的事情,按鈕開關不是很方便,聲控利用拍手又更有效率,若以這種功能想法這產品,實在很不堪,回到撿東西這話題上,當你做完這個翻滾,此時旁邊有觀眾,他會開始思考說我該怎麼撿才酷炫,所以說?我覺得這就是正解,也是這東西想表演給你看的事情,"我該怎麼擺?側著?橫著?如何去旋轉?",這是一個複雜形式會令人想要探究把玩一番



陳柏英:


針對「人藉由動作達到目的或傳達心理的想法」來說,個人表示同意。但若要說這項產品只是像一個表演,而非「有實質上的功能意義或效率」來說,就不太苟同。此產品之所以取名為「Twins」,主要目的在於:讓人類體會到物件和物件之間的連結,藏有人和人之間互動的訊息。人藉由轉動去改變產品的運作模式,一方面得以直接觸摸到材質本身,一方面延長操作時間,其帶來的感受程度遠大於簡單卻冷冰冰的按鈕,或是便捷卻無法和產品產生關聯性的聲控方式。

也許,從產品的形式(Form)設計方面來說,被翻轉時的四種外觀形象若能對應到function modesSilent, Reading, AmbientBedside),產生合理的印象連結,就會比較完整


林秉毅:

針對他每個形象不太鮮明,甚至很容易忘記哪個模式是哪一種擺法,對比平常使用的室內燈,利用開關每次重新啟動就切換一個模式,最亮>中等亮>小夜燈,他有一個邏輯性也就是大中小,長期使用下會十分直覺,比較惱人的地方就是剛啟動時,是哪個模式就不得而知,以及切換太快切錯就必須重新再轉變一次,相對來說Twins可以直接立即地轉到我現在要的模式,說形狀、擺放的切換,其實按鈕也是有做到的 “ /// "這樣是未開啟  "\\\"這樣是開啟,有些還會發光像我家的是亮的時候是沒開,他考量的是還沒開燈時怕你找不到開關同時告訴你還沒開,其實也是一種對話"物對人"的,但是一般燈他除了開跟關這地方有差異,模式的切換上的狀態差異就沒有很大,頂多就是燈的亮度上有所改變,若我們今天拿一個碼表來比賽哪個比較慢,這真的是難分難解,他慢但不是流程上的慢,我覺得它具有象徵性,就像地球經歷很多時代,恐龍、羅馬、埃及...你可以找到恐龍化石、恐龍大便、石油、金字塔、豪華澡堂...總之有個脈絡可循,你可以從這些脈絡遺跡找出時間的變動,一般來說消費性的燈具這種脈絡並不明顯

若我今天假想我就是一個短時間的時代演進,我睡覺、讀書、休息、吃飯....每到一個新的狀態我就會切換一個狀態,就像把金字塔鏟掉,蓋一座希臘神廟,於是時代感就這樣產稱啦!!!短時間也能感受到時間巨輪的轉動,就是這樣



陳柏英:


上述所說的「短時間時代演進」,其實就是一種譬喻。
模式的關聯性對使用上來說相當重要。如何讓使用者容易聯想與記憶?產品影片中四種樣貌

都沒有明瞭交代造型意義。
相較之下,另外有一個善用「譬喻」去對應情景的例子是台灣和碩(PEGA)設計的TechTap


TechTap雖然沒有點出多個不同的動作對應到怎麼樣的模式,卻成功運用生動且適切的譬喻去營造「時間如流」(「流逝」如同生活中液體的蒸發現象),讓使用者易於聯想與體會。


而另一方面,影片中出現的產品slogan提出感性話語「Just feel like being with you」,點出社群功能帶來的情感體驗,讓陪伴可以有一個較為隱晦卻默默感受的方式,是一個頗為動人的設計點。


林秉毅:

Twins的譬喻比較不是那麼直白,透過旋轉產品本身來切換他的狀態,Twins樣子就像時鐘的時針與分針,但是是一個透過使用者的手來去撥弄,這種感覺有點去偽造自己想要的時間,刻意去把時間調快或者調慢
可以由silent>reading>ambient>beside
或者逆時針的轉,beside>ambient>reading>silent

也可以隨機的去選擇,也可以挑選特定幾個MODE而不選擇全部使用
EX:silent>reading  或是 reading>silent

人在每個時間都會有一個狀態,可以說是一種模式MODE,由人自己去分配,而這種沒有特別限定的使用順序,可以讓使用者來自己產生對他們有意義的安排,每個時間或活動可以有一個形狀或者擺放方式,並且它象徵的意義,此產品的解碼度不高,或許在當下很難讓人了解他到底要做什麼,甚至不知道它的意義,他是一個複雜形式,而它的意義就像海德格所說的不存在,要去使用才能找出來,同樣的過程對於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結果


陳柏英:


嗯嗯同意!!更精確點就是:使用者在使用產品的同時也在切換自己的生活模式。
所以如果能夠將適切的意象加入產品方式中便可增強使用印象與感受。

其實Twins已經展現出新穎的使用模式,除了顛覆切換方式之外,也增加了一個以前甚難想像過的可能性:利用燈具去陪伴另一個人。知道那個人在做什麼,也讓他知道自己在做什麼。

而在Twins這樣的產品問世之後,其實我們可以額外去擴展去想像,像是:

    外觀造型的個人化?(像市面上五花八門iphone的殼?)
    燈光效果的自組可能?(客製化)
    可以傳遞一行字的簡短訊息給另一個人
當作ambient message
    更多人一起?
    跟樂器的結合?
    能夠攜帶出門?方便去咖啡廳使用或更酷炫一點能夠裝置在腳踏車上當車燈?XD

必須接連不斷的去對話去想像,去擴展一個既有產品的可能性,才有機會增添這個世界的趣味,讓冷冰冰科技也能促進人與人之間的互動,畢竟生活中點點滴滴都可能觸發心有靈犀的美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