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12日 星期日

批判互動設計期末報告/M10210306/劉宥佳



「每件藝術作品都是它那時代的孩子,也是我們感覺的母親。每個文化時期,都有自己的藝術,它無法被重複。即使企圖使過氣的藝術原則復甦,最多只能產生死胎作品。」--康定斯基,《藝術的精神性》

我們相信這個時代的精神,來自可以由多元的媒體傳達和互連網獲得龐大的資訊,以為可以被滋潤而成長得更茁壯,分辨出對的事物進而走向正確道路。但正確、龐大、多元、豐富都是我們對知識的精神想像,我們能在這個時代得到的,垃圾和不重要的訊息及過度渲染,讓世界分流成更多小圈子的謊言及封閉的偏見。

我知道我先前所受的藝術教育,因為跳過了第一跟第二派典而直接朝向第三派典認識世界。雖然藝術跟資訊因為背景的關係,認識世界的方式一定有所差異,但兩邊同樣都是為了讓世界變得更好。而不同背景的人在詮釋人與媒體、人與科技間的複雜關係,會因為知識體系的差異使用不同的語言(或視覺語彙)去表達自己的想法。


在這個想法底下,Hertzian tales是在對資訊及科技有了深刻了解後,從而去思考的過程。加入了設計、文學、社會及人類學、現象學講述的一整套想法和學問。像是第七章的一件作品「When object dream...」他以物品會發出我們看不見的電磁波去譬喻那就像人在做夢一樣,以這個概念做設計。我心想:天啊會把電子產品的電磁波看做夢的人,大概只有對電子產品這麼深層認識,又浪漫的人才想的出來吧!這是非常從「物」本身去出發的概念。要我用過去經驗連結的話,只能從陶藝家熟悉陶土和瓷土的特性,和手藝達到登峰造極的境界時,那個時候外在的形式以不足以滿足藝術家對陶藝的詮釋,唯有用最困難的技法挑戰身體和陶土的極限。想起小雯夫妻說的,他們為什麼選用互動產品設計,因為就像過去談批判,因為正值小說盛行期所以用的是文學,那麼我們在這個時代,就必須依靠媒體,因為這是這個時代文化精神。

我的理解是:藝術或設計界的人或許相對不熟悉新科技,但希望世界更好,所以想辦法用了這個時代的語言(媒體或電子)去做作品。而資訊背景的人知道新科技的應用,他們也希望世界更好。他們已有了技術和知道許許多多的產品,而這些是工具,而人是使用工具的。於是開始從第一派典到第二派典,再走向第三派典,他們必須面對的挑戰是如何不被原有的形式或功能侷限。而設計師面臨的挑戰是,長久下他們被賦予解決問題的任務,要從回答者變成提問者,而這個提問不見得有答案,這點應該是許多設計師最困惑的地方,也是為什麼開始有很多設計師問我:設計跟藝術的差別在哪裡?
那麼藝術界呢?藝術家的問題也很大,可這個問題同樣存在於應用藝術(建築、電影、攝影、陶瓷、木工...)所以不斷被拿來爭論。

拿一位建築大老之前在演講時提到的話:「建築常因考慮到現實而被藝術圈歸類為應用藝術,概念的檔次在形而下的部份,而純藝術因概念的完整在形而上,但事實上能做到形而上的人沒幾個,大部分都是虛假的形而上。
而建築設計可貴的就是他能實際去做點什麼,但希望當建築或設計介入空間,能夠加入一點抽象。」

這也是為什麼資訊設計吸引我的原因,它為何可貴因為它能夠進入人的生活。尤其對我們這輩的人而言,資訊及電子產品幾乎是當我們孩童時期就陪伴著我們長大,和我們的生命已然密不可分,對生活的撼動力之大。而Hertzian tales的結論也是將整本書視為一種對未來的期許,知道未來我們和電子產品的關係會更複雜,在這裡預先提出的一種設計方法。

雖然柳宗悅曾提到的:「手與機器的差異在於,手總是與心相連的,而機器則是無心的。」 機器難免因為冷硬感及製程,當要以更貼近人心的方式呈現時,需要考慮很多外型及包裝,因為它無法經由製程呈現人手與心的感覺。當然這是工藝界對科技最大的質疑。(當然表現手感這是件弔詭的事情,畢竟某些產品光滑平整的外觀並不全是因為全自動化的機械,而是打鐵師父的仔細拋光及打磨)但看到以 Hertzian Space為想法做的作品,光點遊走在RFID周遭,這項物件因為電磁波的被看見還有它呈現的不定性,讓我們感覺它好像被賦予了某種生命。還有一些以統計資料視覺化的作品,如Facebook stories,因為互動產品及網路可以讓使用者成為參與者,讓我們看到資訊的軌跡,而這個資訊軌跡是與人心相連的,就像人留下的腳印一樣令我們有所想像。這些都是資訊與電子產品擁有的無限潛力,並非全如傳統角度的想像被框架。


不只是現代,記得Hertzian Space介紹的其他作品中,不乏幾十年前就出現,但現在想法仍然很前衛的產品,譬如可以拿來偷喝酒的拐杖。對於Hertzian tales提到的詩歌,我的想法是:詩歌的填空、過多的漏洞可以讓觀者加入自身的想像,越抽象的東西(意義不固定)能夠涵蓋的範圍越大,越固定則否(會被變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